- ·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05/29]
- ·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05/29]
- ·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05/29]
- ·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05/29]
- ·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05/29]
- ·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05/29]
解读海明威的自然世界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海明威以及西方的传统价值体系,让他们成为了 ‘垮掉的一代’。但是海明威一直在辗转求索,希望找到自己新的精神家园——没有被开发和现代工业破坏的大自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海明威以及西方的传统价值体系,让他们成为了 ‘垮掉的一代’。但是海明威一直在辗转求索,希望找到自己新的精神家园——没有被开发和现代工业破坏的大自然。但是最后他发现它也正在迅速消失。他们这一代最终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海明威创作初期一直到最后,他一直都在苦苦追寻一种能够为现代人提供精神解脱的现实途径。那就是回归大自然,回归古老的传统,在大自然和传统和谐之中找到自己精神家园。从早期的自发而慢慢转变为后期的自觉回归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海明威自幼受到父亲的影响,也继承了这一伟大的传统。 一、芝加哥郊外的原始黑森林 在自传体小说尼克·亚当斯的故事中多篇都深刻地反映了尼克回归大自然寻求解脱的情结。其中《最后一方净土》和《大双心河》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前一篇尼克因为偷猎而被猎监追捕。因此他就带着小妹逃到了家乡郊外的原始森林去避难。后一篇尼克钓鱼等机械性行为可以把不愉快的事都抛到脑后在宁静、和谐的大自然中尼克饱受创伤的心灵慢慢地愈合,重又拾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往后去沼泽地钓鱼的日子多着呢”。 可是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也更加肆无忌惮,征服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在《最后一方净土》中尼克告诉他妹妹:“这附近一带也就只剩下这么一片原始森林了”。他们在林子里钓鱼的“真正的原始小溪”“眼下也剩这么一条了”因为不为人知才得以幸免。《两代父子》就展现了密执安原始森遭受的掠夺性开采: 青松皮叠得整整齐齐,一长排一长排堆在那儿,顶上另外再盖上树皮,看上去像房子一样。砍倒了树剥去了皮,剩下那粗大的黄色的树身,都扔在远处,任其在树林子里枯烂,连树梢头的枝叶都不砍掉,也不烧掉。他们要的就是树皮,所以树林就一年稀似一年,那种光秃秃、火辣辣、不见绿茵、但见满地杂草的林间空地,地盘却愈来愈大了。 由于现代伐木业大规模、无休止地开采,在短短的几十年里(1890-1907),密执安湖区原始森林的木材已被伐光,美国不仅对作家海明威失去了魅力,更是失掉了“自然人”海明威的精神家园,因此他只能寻找别的“好地方”。对海明威来说,别的“好地方”就在原始的非洲大陆、古老的西班牙和古巴。 二、非洲游猎 1933-1934年海明威到东非去做了长达10周的游猎,那里广袤的草原、浓密的原始森林,无尽的各动植物,终年白雪皑皑的乞力马扎罗山,这一切似乎又一次让海明威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家园,他写下了名篇《乞力马扎罗的雪》,《弗兰西斯麦康伯的短暂幸福生活》,《一个非洲故事》和《非洲的青山》。在《非洲的青山》的中他很清晰地表达了来非洲对目的:这是我喜欢的一种射猎。并不坐车,并不是在平原而是在高低不平的地区,而我打心底里觉得愉快,我唯一关心的人,除了孩子们外,正跟我在一起,而我可不想跟不在身边的任何人分享这种生活,我只想过好这种生活,十分愉快,非常疲累。 海明威把游猎作为逃离了现代工业文明的侵扰,在宁静、和谐的大自然中过着十分幸福的生活,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随后他又说:我会重回非洲,但不会去靠它生活。我可以靠两支铅笔和几百张最便宜的纸头为生。但是我会回到我乐意在那里生活的地方;真正地生活,不只是打发日子。 在非洲的大自然中哈利感到生活十分满意,十分充实,生活才找到了真正的意义。但是在这些故事中海明威又隐隐看到 “文明社会”和“文明人”“闯入”黑色大陆“也许已把它毁掉”。在《弗兰西斯麦康伯的短暂幸福生活》中从海明威对麦康伯和他的狩猎队的描写可以印证这一点。麦康伯这样富有的“现代文明人”并不需要来此打猎,它拥有生活需要的一切。他在野营地的帐篷俨然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帐篷的之内不仅舒适,还拥有一切必要的现代生活设施和必需品,还有一个厨师专为他们做饭,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极不和谐的画卷。正是由于那些麦康伯们的不断侵入非洲大陆,那里的狮子(《弗兰西斯麦康伯的短暂幸福生活》),大象(《一个非洲故事》)等大型野生动物如今已濒临灭绝。海明威意识到大量的白人狩猎队入侵非洲,现代工业文明也随之而来,必将伴随着非洲自然生态遭受的严重破坏。海明威在“现代文明人”不仅严重地破坏了非洲的生态平衡,他们离开的时候还把现代工业的垃圾留在那里。海明威的失去了又“一方净土”。 三、西班牙的战斗经历 海明威,与同时代福克纳一样,一生从不相信现代文明、以及由它带来的进步。海明威小说的人物,尤其以西班牙为创作背景人物,都是那些原始的,也就是与自然和谐生活的人。在战争中遭受严重创伤的杰克只有来到了西班牙北部的原始森林中,在清澈见底的伊拉蒂河钓鱼,在宁静的大自然中才能得到心灵的安慰。杰克通过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性中如斗牛所展示的英雄主义的欣赏、赞美,创造出自己的甘霖来浇灌自己的精神荒原,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可是西班牙内战之后国家落入了法西斯手中,民主失败了,西班牙大地被法西斯分子蹂躏、摧残得千疮百孔。位于北部布尔戈特地区的原始森林在海明威1925年去过之后的几年时间就遭到了无情的采伐,清澈的小溪也混浊不堪,肥大的鳟鱼也不见了。古老的斗牛传统在逐渐被边缘化,丧钟已经为那个古老的世界、为它所代表的古老传统正在消失而敲响。 四、古巴的岁月 西班牙内战失败之后海明威就长期定居古巴哈瓦那。当时的古巴还拥有古老的西班牙相似的传统与价值,虽然还有未被破坏的大自然,但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侵入已经随处可见。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老人与海》,并对亲历的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提出了的解救途径。桑地亚哥也就成为海明威小说中与自然距离最近的人,他完全与自然融为一体,与之和谐生存,平等对待自然。桑地亚哥“赤着脚”,就“在棚屋外撒尿”,就像猫一样。他甚至在梦中看到的都是非洲的“沙滩、狮子”。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自然人”。他热爱大海,总是把大海想象成女人,某种施与恩惠或者不给恩惠的事物,大海要是做出什么狂暴或者可恶的事情,那也是出于无奈的,他决不怪她,恨她。老人对没能把大鱼带回岸来也进行了反思:“是什么把你击垮的呢?”“什么也没有”,只怪“我出海太远了”。自然孕育了人,就必然有某种规律约束着他。人类是被自己打败的,人类自己把生存所系、性命攸关的自然环境摧毁,人类违背了尊重自然、平等对待自然的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这就是为什么大海化身的自然女神有时会不眷顾人类,有时情不自禁地不施惠人类。做出狂暴或可恶的事情,因为那是自然界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似乎找到了拯救战后价值体系崩溃的西方精神世界的钥匙: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与之平等、和谐相处,破坏自然,必然遭到惩罚。 社会学家列奥·马克在《花园中的机器》中指出,海明威依靠自然作为拯救的力量已经失去了现实基础和可行性,因为到20世纪中叶它在现代工业文明不断、迅猛的进攻中被破坏殆尽了。人的社会性是不能由自然来决定,它必须在社会的生产关系中确定。因此,我们看到海明威及其主人公虽然可以在这些远离现代文明的都市找到一时的 “感官快乐”,但是其精神仍然是空虚的,没有任何寄托。即使那令他们能够获得一时 “感官快乐”的依托——狂野的、未被开发的大自然也正在迅速消失,如同海明威本人,他们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只有亲手结束自己生命。
文章来源:《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网址: http://www.xdgyjjhxxh.cn/qikandaodu/2020/0729/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