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浅谈德国的民族主义,与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观念

来源: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一战中,德军副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发展出来了一项重要的理论--“总体战”,其核心内容可大致归结为: “模糊掉军人和平民的差异,在某种意义上无差别地打击所有人” 。 此外,他

在一战中,德军副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发展出来了一项重要的理论--“总体战”,其核心内容可大致归结为:“模糊掉军人和平民的差异,在某种意义上无差别地打击所有人”此外,他还提出,现代战争是全民族战争,卷入战争的人有由军队扩大到全体民众,所以,“战争和政治都应服从于民族生存,但战争是民族生存意志的最高体现。因此政治应为作战服务。”

这和我们以前所听到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的说法完全相反,这儿变成了政治为战争服务。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种转变呢?这其实跟大革命时代后期的观念演化有关。其中民族主义的狂热发展,就是一个核心要素。而德国在这方面则非常之典型。

埃里希·冯·鲁登道夫(1865年~1937年)

德国的“民族主义”

德国在民族主义的精神动员下完成了整体统一,并随机崛起成为欧洲大陆头号强国。民族主义会尽可能地强调本国的特殊性,强调本国和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并且比其他国家更为优秀。当然了,这种想法用来进行政治动员无疑是相当有效的。但是这也有一个负面的效应,那就是你越用这种办法进行动员,就越会带来一种“悲情意识”,会让国民感觉到整个世界都亏欠了自己。为何会出现这种意识呢?

因为这符合人的一种基本心理:如果你觉得自己获得了应得的东西,就不会天天总去强调自己有多优秀,只有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没有获得自己应得的东西,那么你才总会去强调自己的优秀,所以便会产生一种“世界亏欠了我”的“悲情意识”。所以,德国的民族主义动员太过强化,就会使当时德国的国民们觉得世界亏欠了我们,于是就导致了和世界很强的对抗性。

1941年德国版图

德国在1870年完成统一,而领导其统一的是时任首相俾斯麦。俾斯麦是德国伟大的政治家,他既有着高超的政治手腕和钢铁般的意志力,又有着极为准确有度的政治分寸感。但是在完成统一之前,他也遇到过不小的问题。

首先来说,他想要统一德国,就必须得击败奥匈帝国和法国,因为这两个国家都不愿意看到德国的统一,毕竟德国的统一会危及到它们的切身利益。在战争中,俾斯麦始终能够把握住作战分寸,就是既要打得对手毫无还手之力,又要给对手留出足够的面子和余地,免得它们将德国视作是不共戴天的敌人,从而造成德国外交的恶化。

但是,这种政治分寸感始终要面对民族主义的压力,这可以说是德国的一个结构性困境。如果不利用民族主义来动员民众的话,德国就很难统一起来。可问题是用民族主义来动员的话,大众的情感一旦被煽动起来,那种所谓的分寸感就很难把控得住。此时俾斯麦面对着这两难的境地,始终难以着手!

德国的“铁血宰相”-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

最后,俾斯麦靠着自己巨大的威望以及在内政外交上的各种纵横捭阖,勉强压住了德国民族主义的激情,但是他的后继者就不具备他的威望和能力了,于是后面就被民族主义裹挟着一步步地走向了战争。

而这个时候,其他国家也比德国强不到哪儿去。它们大多数都在民族主义的激情下渴望对外战争,渴望洗刷本国的屈辱。虽然这些屈辱很多都是在各种宣传中被构造出来的,但是它们的政治影响却也是实实在在的。

这个时候,各种力量都在不断的进行博弈,新的技术又让外交斡旋变得难上加难,人类于是就难以避免地走向了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过话说回来,也正是在两次战争之后,人们的观念才真正意义上的发生了转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形势图

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观念演变

我们都知道,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毁掉了十九世纪以来人们的理性主义乐观情绪。人们开始意识到民族主义政治以及现代技术所带来的的好处,但这同时又释放出了战争这个可怕的魔鬼。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很多的享受好处,又能更好的驯化魔鬼呢?当然了,技术本身只是中立性的存在,至于它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首先在于人们会怎么使用它;而怎么用技术,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人们如何理解世界。所以人们在战后的努力,主要都放在了对于新观念和新规则的寻找上。

文章来源:《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网址: http://www.xdgyjjhxxh.cn/zonghexinwen/2020/0907/412.html



上一篇:成都成华区推进三降两提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产
下一篇: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投稿 |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编辑部|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版面费 |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论文发表 |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